南沙港吞吐量连3年翻番
2008/7/22

广州南沙港区第一期工程正在作业。
南沙港区集装箱桥吊效率再创新高,达到每桥每小时装卸93自然箱;该港区2005年即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08万标准箱,2006年超过241万标准箱,今年有望超过450万标准箱,三年三大步,其发展速度在国内是一个创举。
今天,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投产3周年了,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三年三大步,连续翻番,预计2007年全年可完成货物吞吐量3.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00万标准箱。
1天装箱量抵以往1个月
据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锦龙介绍,南沙港一期4个泊位于2004年9月投产,开港之后就步入了高速发展期:“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翻番。国内一家港口用6年时间达到100万标箱的目标,南沙港在第一个完整年就超过了108万标箱。仅用了两年时间,南沙港已开始盈利。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5年,而南沙港却高速发展成了大型港口,这种发展速度实属罕见。南沙港区目前最高一个月的吞吐量达32万标箱!29日随着南沙港二期4个泊位投产,1个月有望达到40万标箱。”
货柜从中山经过番禺-中山公路,再经南沙港快线,不到一小时就可以达到南沙港,搭乘红海线的国际班轮,18天就可以达到中东国家。“不仅省时省事,而且各项费用比原来省了一半以上,当然选择走南沙了。”有关负责人表示。
蔡锦龙告诉记者,“以南沙港为圆心,画个30公里的圆圈,将广州、中山、顺德、珠海、江门、东莞包含在里面。画个60公里的圆圈,香港、澳门都包了进来。”正因为地域优势,货物经南沙港出海,运输成本比珠三角其他大港便宜1/3~2/3。
据介绍,深水港的建成,原材料运输成本大幅下降,对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产生了极大吸引力,纷纷前来南沙建厂,明显带动了造船、石化、钢铁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广州产业结构优化转换。
与此同时,南沙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凫洲大桥将建成通车,届时将拉近东莞与港区的距离,东莞货车不需绕道进入港区,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南沙港疏港铁路连接广珠铁路……一系列的措施正提高着港区吸引力,加速南沙港区发展。
广州港集团近来推出了“珠江战略”,加强与珠三角中小码头的合作。目前,以提升物流功能为主的公共驳船服务快线的“穿梭巴士”服务已覆盖到珠三角的东莞、顺德、肇庆等地。
目前,南沙港区已开辟了红海、欧洲、北美、美西等24条航线。全球十大班轮航运公司中的9家,如马士基、长荣海运、达飞海运、韩进海运、中海集运、中远集运、日本邮船等相继在南沙开辟航线。200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1万标箱,今年1月至9月中旬,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272万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65%。
明日,南沙港区二期6个深水泊位即将全面投产,深水集装箱泊位“巨无霸”将增到10个。“依托珠江西岸产业腹地和南沙港区集装箱穿梭巴士的有效运作,预计今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可达450万标箱。”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锦龙告诉记者。
南沙港目前航道深度达-15.5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可全天进出南沙港。将来计划将航道浚深至-20米。2010年,1.3万标箱运力的巨无霸班轮将可全天进出广州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