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港 南沙港 北滘港 盐田港 蛇口港 中山港 江门港  
 

━  首页
━  特价线路
━  拖车价格
  拖车快讯
━  配套设施
━  你问我答
━  资料下载
━  联系我们
━  车天车地
━  合作伙伴
━  ENGLISH

会员登录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拖车快讯
建设重庆保税港区 打造西部开放“第一门户”
2009/6/19

  面积加在一起仅有8.37平方公里的两小块土地,成为重庆与世界密切联系的关键门户。

  2008年12月,国内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和第一个“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在重庆正式挂牌。2009年6月,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式开建,这标志着美好蓝图将变成现实。

  作为我国政策最优、功能最强、层次最高、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重庆保税港区设立后,将带动辐射以重庆主城为中心、半径500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吸引更多世界500强进驻,将推动西部地区物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一个地区发展的一小步,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一大步。

  建设内陆保税港区,优势得天独厚

  曾几何时,成为中国西部现代物流中心是重庆的雄心壮志。

  作为内陆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重庆一直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与长江三角洲相连,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与珠江三角洲相接,重庆在中国经济布局向内陆地区拓展进程中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

  然而,历史赋予了重庆更多重任。根据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重庆要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建成经济中心,对重庆来说,意味着不光要打造自己的金融中心,还要建设航运中心、物流中心……

  保税港区的适时获批,为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切实而便捷的途径。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重庆有其他地区无法超越的优势―――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首个部市共建开放型经济“试验田”、全国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保税港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重庆拥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机场。寸滩港是长江上游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用集装箱码头,2011年寸滩港区全面建成后,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到200万标箱。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内八个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预计2012年空港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400万人次。

  2006年11月,重庆海关调研形成《从成渝经济带崛起看区域通关的发展趋向》,首次提出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

  2007年2月,重庆海关正式向市政府提出“研究在重庆建设保税港区的可行性,支持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启动保税港区申请。

  2008年6月,海关总署牵头组织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组成“重庆保税港区专题调研组”,实地考察重庆。

  2008年11月12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

  2008年12月18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诞生。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重庆保税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保税区公司”)同时组建,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作机制,全面负责重庆保税港区的建设管理工作。

  保税港区迅速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兴奋点”。

  重庆保税区公司董事长包子川认为,借助设立保税港区,国家将把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向纵深,并推动内陆腹地更多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中亚自由贸易区形成良性互动,夯实我国对外贸易中长期发展的内在根基。

  水港+空港,打造西部最开放的口岸

  保税港区不仅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阵地,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重庆保税区公司总经理梁从友介绍,根据规划,重庆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

  其中,水港功能区面积6平方公里,涵盖了长江中上游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寸滩港及其周边主要交通枢纽;空港功能区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无缝对接国内首个规划建设4条跑道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保税港区主要有港口作业、空运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多式联运和金融商贸服务七大业务功能。先期在保税港区内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业和加工贸易,结合机场空运功能逐步扩大到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业务,充分利用港口、空港、铁路等基建设施,发展保税多式联运。

--- [ 返 回 ] ---

 

电话: 020-8421 1351   传真: 020-8420 9636  
E-mail: gztuoche@gztuoche.com

QQ:1013 480 11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MSN: jiang_april@hotmail.com

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375号科技交流中心3楼308室        邮编:510310        

粤ICP备09117475号

© 2008 版权所有:广州拖车网    粤ICP备09117475号    技术支持:心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