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管齐下 大力打造长江上游交通枢纽
2009/4/30
“所谓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指在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并能够充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具备高效便捷服务于长江上游地区及沟通全国其它区域的交通运输功能,以较强的经济发展实力和产业集聚辐射能力为支撑,在促进长江上游地区协调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中心城市。”市交委主任滕宏伟称,国家给重庆的定位,不仅为重庆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也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滕宏伟表示,重庆要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必须多管齐下,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将重庆建设成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以重庆港和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高密度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为主要支撑,将重庆发展成为航运产业要素聚集,航运能力充裕,服务体系完善,航运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强大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航运中心城市。将重庆港建设成为全国内河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港口群(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大宗散货中转港、港口物流基地、汽车滚装运输主通道、现代化游轮母港),航运信息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成区域性航运信息中心和船舶交易中心,长江上游结算和口岸服务中心,成为内河航运人才高地。
其次,打通对外运输通道。交通通道是实现“枢纽”作用的基础条件,没有便捷、高效的对外运输通道,就无法产生集聚和辐射效应,“枢纽”就难以形成。结合国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规划,我市将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和沪汉渝蓉运输大通道交汇重庆,以重庆为中心,规划布局成渝通道、渝兰西亚通道、渝包通道、渝京远东通道、渝汉沪出海通道、渝湘穗出海通道、渝黔桂出海通道、渝滇东南亚通道8条“米字型”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
再次,完善市内运输通道。市内运输通道是实现枢纽内部便捷、高效运输的必备条件,是形成“枢纽”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规划形成圈翼互联通道布局,重点布局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骨架、辅以开放式高等级公路等方式为补充的畅通快捷互联通道,实现圈翼联动、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在内的协调而完整的城际交通网络,并通过紧凑便捷的客运站场以及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优化客运组织转换,调配货物转运流程,利用公路、铁路、轨道将航空、港口、公铁车站等结点有效串联,最大限度地提高城际交通运行效率。
|